新华网拉萨9月27日电(记者蒋梦辰)金秋时节,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那普乡查卡村的田地一片金黄。与往年不同,一台台轻便高效的小型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随着操作手的脚步,在田间灵活穿梭。
“以前收青稞,全家老小要起早贪黑忙活大半个月,经常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正在操作收割机的村民索扎说,现在用上驻村工作队配发的“光头强”,省时又省力。
“光头强”是村民们对小型收割机的昵称。使用这种机器后,收割的效率已大大提升。
近年来,达那普乡种植养殖业取得较快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发展、影响群众收入的短板。
今年5月,西藏金融监管局驻达那普乡查卡村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进驻查卡村后,将解决“收割难”列为重要事项,积极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并根据村民意愿,按照“一户一机”标准,购置发放小型收割机,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的困难。
据了解,驻村工作进驻后,工作队员们深入田地头、农户家中,开展走村入户百日大调研行动,创新推出“村民诉求码上办”数字化平台,广泛倾听民声,深入了解民意,收集梳理形成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10项;实施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教育助学基金落地、浴室厨房“两小改造”工程等,并开展驻村领域消防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向群众免费发放燃气灶和防爆管套装,全覆盖实施农房用电线路改造升级,启动村史馆等文化场所修建工程等。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实实在在解决了查卡村群众的困难,增强了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藏金融监管局驻查卡村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队长扎次表示:“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收集更新问题清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村民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将更多的‘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为推动查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