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德吉:八年善心坚守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5/09 18:50:06
来源: 新华网

次仁德吉:八年善心坚守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字体:

  初见次仁德吉,她身着藏装,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在阳光下微微闪烁,衣角随风轻摆。瘦削的身形,透着一股干劲儿,屋里屋外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嘴角总是微微上扬,眼睛弯成月牙,笑容里满是温暖与真诚。

  光明在心灵的深处——信任与爱的传递

  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斯堆村,提起次仁德吉,村里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无不交口称赞。她用善良和勤快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次仁德吉在家中。(受访者供图)

  颇章乡斯堆村五保户曲珍老人因为双目失明,无法自理生活,村委会得知老人的困境后,计划安排党员和妇女轮流照顾她。

  当村委会工作人员向老人征求意见时,她示意要住在次仁德吉家。这一决定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温暖人心的过往。在曲珍老人失明之前,次仁德吉时常端着热腾腾的饭菜给老人送过去,当次仁德吉闲下来时就去老人家里唠唠家常,收拾屋子。

  次仁德吉的善举在曲珍老人的心中种下了深深的信任。就这样,次仁德吉将老人带回了家,这一住,就是8年……

  一人挑起家庭重担 “她像上了弦的时钟”

  在次仁德吉的女儿巴桑卓嘎看来,母亲总是连轴转,晚上忙到12点多,甚至后半夜也忙个不停,“就像上了弦的时钟”。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次仁德吉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当有人问次仁德吉为什么要把老人接到家里住?她却笑盈盈地说:“遇到了就是缘,多双筷子的事儿,不想看着老人受罪。”

  自从曲珍老人搬进次仁德吉家后,次仁德吉清晨搀扶老人上厕所、洗漱、整理床铺,还不时担心因老人久坐不适扶到院里散步。次仁德吉在准备饭菜时把食材剁碎方便老人啃食,并且因老人不喜欢吃鸡蛋和猪肉,她会精心准备牛羊肉,每天也会尽所能准备香蕉、小白菜等老人喜欢的食物。

  2013年2月,老人腿部疾病复发瘫痪在家中,当时次仁德吉放弃外出打工照顾老人。为得到更好的治疗,次仁德吉陪老人去山南市人民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当时即便艰难,次仁德吉从未懈怠对老人的照顾,后来老人病情恶化,她仍耐心照料。

  2015年,曲珍老人安详地离世,而次仁德吉和老人的暖心故事一直在村里流传着……

  曲珍老人在世时,把自己2500元的存折给了次仁德吉,老人去世后,存折里的钱依旧原封未动。

  次仁德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受访者供图)

  投身志愿服务,做到“奉献社会”

  平日里,次仁德吉对每一个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满含同情和真挚情感。

  每逢周五,她都会提前两小时结束工作赶到颇章乡完小,接村里的留守儿童放学。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些留守儿童觉得很心疼。”次仁德吉说,“每周五去接他们,不只是为了陪伴,更是想告诉孩子们有人一直在身边爱他们。也希望这份爱,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光,照亮他们的心。”

  次仁德吉与全国劳动模范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今年年初,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作为党员,次仁德吉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积蓄里拿出一笔钱,还挑选了家中干燥又耐烧的柴火支援灾区。

  当时她还不停地穿梭在村里,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在她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响应,积极捐出他们的一份心意。

  村里人常说:“有困难找德吉,她的心里装着所有人。”只要村里有施工的工地,她就会送去热水、热茶,十分热心。

  正是这份赤诚,让她不停地用行动传递着温暖。

  次仁德吉的荣誉证书。(受访者供图)

  荣誉背后的初心

  次仁德吉用八年的坚守与奉献,书写了一曲劳动奋斗的赞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2013年,她被颇章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荣获乃东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成为西藏自治区“最美格桑花”、山南市“感动人物”;2024年8月被授予乃东区“道德模范”殊荣。

  如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这一更高的荣誉,次仁德吉难掩激动之情。

  “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村的所有乡亲们。”她说,“我要继续发光发热,身体力行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带头弘扬劳动精神,把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化为履职的动力和激情。”

  次仁德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访者供图)

  这位普普通通的藏族妇女,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与坚守,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生动的践行者。她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平凡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次央 罗贵午)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